2025-05-15 14:58:28 国内新闻
数智中国陕西渭南电(副总编:张家南)为庆祝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传承红色精神、厚植美育根基,5月14日上午,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特殊教育学校(朝阳学校)“青春颂烽火 艺梦向未来”第六届校园文化艺术节盛大启幕。全校师生、家长及普特融合学校南街小学、少华中学师生代表齐聚一堂,以歌舞、朗诵、手工艺品等多元艺术形式,重温历史荣光,展现特殊教育“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温暖力量。孩子们在沉浸式体验中触摸历史脉络、绽放艺术光彩,让爱国情怀与艺术之美交织成青春成长的鲜明底色。
同校长代表学校全体师生,向莅临现场的领导、嘉宾,向长期关心支持学校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向默默耕耘的老师们,向勇敢追梦的同学们,致以最热烈的欢迎和最诚挚的感谢!
全体特教教师以责任为舟、以信念为帆、以奉献为桨,弘扬“启智润心、因材施教,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教育家精神,用真诚与温情守护着每一位特殊孩子的成长;孩子们以顽强的意志突破重重困难,在自信自强中绽放独特光彩,他们用纯真的笑容和不懈的努力,将平凡的每一天绘制成美丽的画卷。每一首歌曲、每一支舞蹈、每一幅作品,都是他们向阳而生的宣言——即使成长之路各有不同,生命的精彩同样值得您为他们欢呼!
演出在气势磅礴的鸿运鼓表演中震撼开场,激昂鼓点似跃动的生命脉搏,瞬间点燃全场氛围。教师们以充满张力的节奏,敲响对生活的无限热爱。
伞舞《乘梦飞翔》翩然登场,孩子们手持绚丽的花伞,踏着轻盈的舞步,在舞台上编织出五彩斑斓的梦想,每一个灵动的转身都诉说着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低年级学生带来铃鼓演奏《水果歌》,童趣盎然。孩子们摇动铃鼓,以欢快节奏和稚嫩表演,带观众走进欢乐的水果乐园。
最令人动容的是送教上门学生带来的电子琴演奏《赛马》。这些因特殊原因未能到校学习的孩子,在老师与家人的耐心教导下,以指尖流淌的激昂旋律,诠释着永不言弃的精神。琴音如骏马奔腾于草原,让现场观众热泪盈眶、掌声雷动。
教师朗诵舞蹈《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巧妙融合语言与肢体艺术,老师们以铿锵话语诉说忠诚,用整齐舞姿诠释热爱,深情致敬党和国家,赢得全场热烈掌声。
此次汇演还纳入了兄弟学校的精彩外援节目。南街小学带来的舞蹈《奇妙的惊喜》灵动活泼,孩子们用朝气蓬勃的舞姿,为现场注入青春活力。
课桌舞《唱脸谱》创新融合传统戏曲与现代舞蹈,孩子们于课桌上灵活跃动,生动诠释京剧脸谱的独特韵味。
亲子舞蹈《小手牵大手》温馨动人,家长与孩子默契共舞,以轻盈步伐传递亲情温暖与陪伴的力量。
少华中学的葫芦丝联奏悠扬婉转,空灵乐声似清泉流淌,滋润心田,尽显教育资源共享、校际互助的温暖情谊。
篮球操与绳操活力四射,孩子们矫健的身姿彰显出阳光向上的精神风貌。
教师节目《绣红旗》重现革命先辈的坚定信仰,老师们以细腻表演诠释对红色精神的传承与敬意。
学生非洲鼓表演《永不放弃》节奏热烈,鼓点中激荡着坚韧不拔的勇气。
歌曲《不要慌太阳下山有月光》温暖治愈,以轻柔旋律与真挚歌词传递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鼓励孩子们在困境中心怀希望、勇敢前行。
一个多小时的演出中,每个节目都凝结着师生的心血与汗水。既有红色精神的传承、艺术创新的活力,更彰显特殊教育工作者的专业与爱心。这场充满温度的文艺汇演,不仅是学校艺术教育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是特殊教育学校践行“以美育人”理念的生动实践——让每个孩子在艺术舞台上绽放光彩,也让社会各界看见特殊教育的独特价值与无限可能。
特别致谢渭南市华州区应急救援大队多年来的鼎力支持,他们于台前幕后为学生更换表演服装、搬运道具,成为艺术节坚实的后盾。
此次校园文化艺术节在掌声与感动中圆满落幕,但红色精神的传承与美育教育的实践从未止步。渭南市华州区特殊教育学校将继续以文化为土壤、以艺术为桥梁,让每个孩子都能在爱与希望中感知历史温度、绽放生命光彩,用奋斗姿态续写特殊教育的温暖篇章,让青春在强国之路上闪耀出更璀璨的光芒!
上一篇:防范灾害风险 护航高质量发展——中新建电力集团天富能源水热产业开展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