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国内新闻

延安市宜川县英旺乡羊道村第一书记王延昌:深耕沃土聚民心 擎旗奋进振乡村

2025-05-07 16:34:53 国内新闻

 数智中国延安电(副总编:张家南  田李艳  张林报道)乡村,是农人汗水凝结的家园,是基层干部脚步丈量的振兴画卷,更是中华文明赓续的精神厚土。在宜川县英旺乡的青山绿水间,羊道行政村正悄然发生着可喜变化,驻村第一书记王延昌以实干笃行的精神,助力羊道村经济与文化蓬勃发展。
 
菇业示范 富民增收

      羊道行政村下辖的六个自然村中有三个村组位于川道地区,村民收入主要依靠玉米种植和外出务工,为了拓宽群众致富道路,王延昌积极参与到“村集体初创与党员示范引领相结合”的发展新模式当中,牵头组织村党支部利用队部后面闲置空地建成香菇种植示范棚一座,鼓励党员马海国作为示范户在家门口建成试验种植棚一座同步进行试种,同时携手村“四支”队伍人员共同管理,记录种植技术要点,总结种植经验。
(第一书记王延昌给记者展示新产香菇生长好态势)
 “2024年首次试种虽未达预期,但通过总结经验优化技术,今年投放2000棒菌棒后首茬产出1200斤,单棒均产6两。”王延昌说,“我们整合农户房前屋后闲置土地、吸纳乡政府技术指导和资金支持、组织村内剩余劳动力参与轻体力劳动,有效落实英旺乡党委、政府提出的集约化空间利用与多元化增收并重的产业发展路径,实现土地资源激活、集体经济发展和群众就业增收的多方效益。”
 
村助新园 硕果初结
(果农宋志武剪枝剪影)
 在马塬村组宋志武的果园内,新优品种果树长势喜人,剪枝、拉枝等果园管护工作正在有序开展。“这块果园去年(2024年)进入第二年挂果期,20亩果园套了14万袋,实现亩均产值7000元。”正在给果树拉枝的宋志武介绍道。

      为提升果农新优品种果树管理技术,羊道行政村村委会借助帮扶单位宜川县行政审批服务局的大力支持,不仅邀请西农果树专家在马塬村组举办下乡科技培训,设立杨凌示范区农民技术职称考试考点,通过“理论考核+实践操作”双维度评估机制为果树种植户进行专业技术指导,还建立了本土化实训体系,通过“致富带头人传帮带+村组常态化实训”模式,累计开展标准化修剪、水肥管理等专题培训5次,覆盖果农133余人次,为羊道村苹果产业向现代化、专业化管理提供技术保障。

      在乡党委、政府统筹部署和村“两委”班子示范带动下,羊道村加速推进塬区苹果产业现代化转型。一方面实施老园提质工程,在塬区三个村组新建众城3号晚熟富士果园25亩;另一方面强化防灾设施配套,2024年新增防雹网搭建174.8亩,基本实现防雹网搭建全覆盖,逐步分阶段构建“品种升级+设施防护”双轮驱动的果园管理体系。

产企联富 企联兴村

      羊道村党支部创新“产企联富”模式,联动武家崖果库、平安御德驾校、宇能天然气公司、铭翰能源有限公司、安上水厂、河南大地菌业有限公司 、鹏远驾校7家企业共同发展。
(村民在果库装苹果剪影)
 各企业的入驻成为村民就业增收的有力支撑,不仅帮助村组维护生产路,完善基础设施,还提供就业岗位。通过果蔬冷库实现错峰销售,提升苹果溢价,有效破解苹果滞销难题;共计解决村民就近务工94人次,实现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增收。村民兰双喜对此深有感触:“我在平安御德驾校当安全员负责道路出口安全工作,月收入2000元,再打点零工,收入更稳定了。”

传承红色基因 筑牢基层堡垒
(王延昌和宋志武交流苹果花成果情况)
 作为羊道村党建与红色文化推广骨干,王延昌近年来深耕基层:一方面,他系统宣讲羊道圪背岭红色故事,接待研学团队,帮助村组推动红色文化“乡内乡外双循环”旅游产业规划;另一方面,他助力村党支部强化细化“羊道村五联融合”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工作模式,提升村班子服务能力。在“四支”队伍人员的齐心努力下,羊道村党支部连续两年获评英旺乡“先进基层党组织”。

      从集义镇到壶口镇,再到英旺乡,王延昌这位有着5年驻村经历的基层干部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的初心使命。自2021年派驻羊道村,他始终以实干创新精神扎根基层,倾听民声、破解难题,全心投入村域发展,一步一个脚印地书写着乡村振兴的生动故事。


标签: